ISBN/ISSN:978-7-206-08305-1
价格:CNY58.00
出版: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2.01
载体形态:299页 ;24cm
丛编: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
简介:《许地山道教史》共分为七章, 主要内容包括: 道底意义 ; 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 ; 老子以后底道家 ; 道家最初底派别 ; 秦汉底道家 ; 神仙底信仰与追求等。《傅勤家中国道教史》共分为二十章, 主要内容包括: 绪言 ; 外人对于道教史之分期 ; 诸书所述道教之起源 ; 道之名义与其演变 ; 道教以前之信仰等。
合订:傅勤家中国道教史 傅勤家
中图分类号:B959.2
责任者:许地山, (1893-1941) 著 傅勤家 著 赫格居斯 ((Hegedus, Andras),) (1922-1999) 著 赫勒 ((Heller, Agnes)) 著 马尔库什 ((Markus, Maria)) 著 瓦伊达 ((Vajda, Mihaly)) 著 衣俊卿, (1958-) 译 文长春, (1970-) 译 王静, (1981-) 译
豆瓣内容简介:
《道教史》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如许地山在《道教史》中说唐之佛教思想、宋之佛儒思想均处“伟大时期”,但其间“道教之势力却压倒二教”。
傅勤家编著的《中国道教史》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道教史的著作,论述了道教从东汉孕育诞生,直至近代大约两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涉及的问题包括道教的教团组织、经典、教理、著名我物、内外丹、养生术、符录咒术、斋醮科仪以及道教对民间秘密宗教的影响等。全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道教历史发展为线索,阐明了道教在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当时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潮流的关系。本书对道教思想的研究,补充了以往哲学史的某些缺环;关于道教内外丹和养生学的研究,揭示了道教对中国古代科学,特别是化学、医药学发展的重要贡献。本书出版后在中国内地、港台地区及日本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豆瓣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男,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其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东南亚和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落花生》《空山灵雨》《缀网劳蛛》;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类有关的文章。
傅勤家,面目不清、生平不详、性别不明。著译颇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撰作有“万有文库”本《道教史概论》,迻译的有“史地小丛书”本《康居粟特考》(原著日本白鸟库吉)、“汉译世界名著”本《腓特烈大王》(原著英国麦考莱),又有和董之学共同翻译的英人柏尔著的《西藏志》。此外,他在1934年7月的商务印书馆《出版周刊》新八十六号上发表过一篇《〈道教史概论〉中之新罗花郎》。另有一篇署名傅勤家的《石先生的国文课》,刊发在1934年6月的《十日谈》号外增刊“学校生活特辑”上,那句有名的“细羽家雀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即出于此。此前此后,就极少有相关作品信息。
目录:
许地山《道教史》
绪说
第一章 道底意义
第二章 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
第三章 老子以后底道家
第四章 道家最初底派别
第五章 秦汉底道家
第六章 神仙底信仰与追求
第七章 巫觋道与杂术
傅勤家《中国道教史》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宗教共同之点
第二节 神仙之观念
第二章 外人对于道教史之分期
第三章 诸书所述道教之起源
第四章 道之名义与其演变
第一节 子思中庸宋儒朱子所说之道
第二节 张衡灵宪广雅列子及宋儒周子所说之道
第三节 道家之所谓道
第四节 道经之所谓道
第五章 道教以前之信仰
第一节 古代之巫祝史
第二节 秦汉之方士
第六章 道教之形成
第一节 于吉太平道及张角
第二节 《太平清领书》与《太平经》之关系
第三节 张陵天师道及孙恩
第四节 张天师世系考
第五节 寇谦之改革天师道
第六节 茅山道与武当道
第七章 道教之神
第一节 天地间之神
第二节 人身中之神
第三节 洞天福地
第八章 道教之方术
第一节 符篆祈禳禁劾诸术
第二节 守庚申
第三节 房中行跷变化
第九章 道教之修养
第一节 内丹
第二节 存思
第三节 导引沐浴
第四节 服食烧炼
第十章 道教之规律
第一节 传受
第二节 赏善罚恶
第三节 斋戒及清规
第四节 诵持
第十一章 道佛二教之互相利用
第十二章 道佛二教之相排
第十三章 唐宋两朝之道教
第十四章 道教之流传海外
第一节 新罗之花郎
第二节 日本之山伏
第三节 真腊之八思及其他
第十五章 道教经典之编纂与焚毁
第一节 《汉书·艺文志》
第二节 道教经典之编纂
第三节 元代之焚经
第十六章 道教之分派
第十七章 明清时代之道教
第十八章 之道藏与辑要
第十九章 宫观及道徒
第二十章 结论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555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