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意识形态 Hollywood :cinema et ideologie /(法)雷吉斯·迪布瓦著 ;李丹丹,李昕晖译
ISBN/ISSN:978-7-100-19100-5 精装
价格:CNY49.00
出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1
载体形态:12,187页 ;24cm
简介:本书在对电影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全面思考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深入分析众多案例来揭示“同一个电影”——美国电影。作者深入而细致地分析了美国电影如何呈现美国的意识形态。本书选取了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并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揭示了意识形态对好莱坞电影文本的强有力的影响。虽然意识形态问题与电影的品位无关,却关乎政治,作者选择将好莱坞电影与美国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目的并不是要将某些流行影片妖魔化,而是旨在呈现这些流行文化产品的复杂性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话语。作者认为大部分好莱坞电影都建立在一个道德、美学和政治共识之上,与美国的主流思想趋同。尽管如此,好莱坞电影在意识形态层面上仍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与此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好莱坞电影及其意识形态在国外如何被当地的观众所接受的问题。
并列题名:Hollywood :cinema et ideologie
其他题名:电影与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J905.712 I242.1
责任者:迪布瓦 (1973-)) 著 李丹丹 译 李昕晖 译 青岛电影之都办公室 荀悦, (148-209) 撰 康骈, (唐代) 撰 陈献章, (1428-1500) 撰 项永琴 点校 兰翠 点校 张秉国 校笺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电影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全面思考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深入分析众多案例来揭示“同一个电影”——美国电影。作者深入而细致地分析了美国电影如何呈现美国的意识形态。本书选取了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并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揭示了意识形态对好莱坞电影文本的强有力的影响。虽然意识形态问题与电影的品位无关,却关乎政治,作者选择将好莱坞电影与美国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目的并不是要将某些流行影片妖魔化,而是旨在呈现这些流行文化产品的复杂性及其所代表的意识形态话语。
豆瓣作者简介:
雷吉斯·迪布瓦(Régis Dubois,1973— ),法国作家、导演、美国电影研究专家,于马赛大学教授电影史课程。主要作品有:《一部政治的电影史(美国、欧洲、苏联)》《美国黑人电影:在融入与异议之间》《美国黑人电影词典(演员、导演、技师)》《美国白人电影中的黑人形象(1980—1995)》等。
目录:
致读者
前言
电影与意识形态
关于马克思主义电影批评
好莱坞、审查以及美国梦
关于美国电影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
泰山在好莱坞
从卢梭主义到帝国主义
拳击与电影
意识形态的较量
强奸犯、阉人以及黑色种马
美国电影中黑人男性角色的演变
好莱坞上演的“D日”
《长的一天》和《拯救大兵瑞恩》:战争的两种诠释?
从《洛奇》到《滴血》
从新好莱坞电影到里根时代电影的转型
印第安人、黑人、越南人、阿拉伯人、外星人以及其他突变人种
好莱坞电影中他者俗套形象的经久不衰和互换性
“这不过是消遣而已!”
关于扎克·斯奈德的《斯巴达300勇士》(2007年)的接受问题
注释
参考书目
本书涉及的电影索引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555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