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0 收藏:0

:明清时期江西社会研究 /(韩)吴金成著 ;崔荣根译

ISBN/ISSN:978-7-214-21844-5

价格:CNY68.00

出版: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8

载体形态:391页 ;23cm

附注:凤凰文库·海外中国研究系列

简介:本书向读者展现了明清时期江西社会的方方面面:寇贼的蜂起和王阳明的镇寇,人口流动,阳明学派和书院系统,绅士群体的行为及心态,贸易和市镇的发展,瓷器和茶业的发展,等等。

其他题名:明清时期江西社会研究

中图分类号:D691.9

责任者:吴金成 ((1941-)) 著 崔荣根 译 张玉东 译 张秉国 校笺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了明清时代政治与社会经济“矛盾”共存的江西社会。自明初以来,江西地区的文运发展和进士及第者人数达到可同江南地区比肩的程度,尽管与湖广同属中国的粮仓地区,江西却是同时输出粮食和人口的奇怪区域,而自19世纪中叶开始,江西经济开始出现大幅下滑,今天已成为中国本土中相对落后的地区。本书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其意义。在整体思路及写法上,本书通过对作为政治和社会支配阶层的绅士以及存在于其周围、同其建立各种关系的胥吏、衙役、商人、牙行及无赖等的生存状况,分析缓慢发生变化的江西社会的情形。

豆瓣作者简介:

吴金成,韩国汉城大学校人文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东洋史学、中国明清史研究,在社会经济史方面尤为擅长,其明代绅士研究获得了国际性的声誉。曾出版著作《中国近世社会经济史研究——明代绅士层的形成及其社会经济作用》等。

目录:

导论 1
第一篇 矛盾的社会
第一章 江西社会的动荡与重构 19
序言 19
Ⅰ.明中期江西社会的动荡 20
Ⅱ.山区寇贼的蜂起 26
Ⅲ.江西各地的开发 33
Ⅳ.新城市的发展 39
小结 43
第二章 江西社会:阳明学的摇篮 45
序言 45
Ⅰ.阳明的赴任和寇贼镇压 48
Ⅱ.阳明的善后策 59
Ⅲ.阳明思想的理念 71
小结 79
第三章 “广东体制”的光与影 81
序言 81
Ⅰ.城市的繁荣 82
Ⅱ.乡村定期市的丛生 97
Ⅲ.经济作物的种植与手工业的发展 111
小结 118
第二篇 江西的绅士 121
第一章 南昌教案:最早的反基督教运动 123
序言 123
Ⅰ.利玛窦在南昌的停留和早期宣教 125
Ⅱ.南昌教案与绅士 129
Ⅲ.南昌教案的背景和历史性质 136
小结 147
第二章 阳明学派的书院讲学运动 149
序言 149
Ⅰ.吉安府的社会、文化传统 151
Ⅱ.明代吉安府的绅士培育 159
Ⅲ.吉安府绅士的书院建立和讲会 167
小结 184
第三章 明清更替与绅士 188
序言 188
Ⅰ.清军入赣和绅士的勤王起兵 189
Ⅱ.动荡期的赣南社会 207
Ⅲ.清朝权力与绅士 213
小结 218
第四章 太平天国时期的江西社会和绅士 232
序言 232
Ⅰ.太平军进入江西和清军的应对 233
Ⅱ.江西社会的惨状 239
Ⅲ.绅士的存在与作用 243
小结 248
第三篇 都市、居民、商人 251
第一章 千年瓷都景德镇 253
序言 253
Ⅰ.明中期江西东北地区的社会变化 255
Ⅱ.陶瓷业的发展与景德镇社会 258
Ⅲ.景德镇居民的生存状况 269
小结 292
第二章 河口镇:幸运的山区城市 294
序言 294
Ⅰ.人口流入与河口镇的发展 295
Ⅱ.造纸业与纸张商人 309
Ⅲ.茶叶加工业与茶商 318
Ⅳ.河口镇居民的生存状况 324
小结 334
第三章 江西商人的选择与命运 337
序言 337
Ⅰ.明初江西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339
Ⅱ.明代江西商人的崛起 343
Ⅲ.江西商人的外省进出 347
Ⅳ.江西商人的活动及特征 354
Ⅴ.清末开埠和江西商人 359
小结 365
参考文献 368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导航 卷期 状态
A 社科二室(3F西) 087959 D691.9/4 087959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社科二室(3F西) 087957 D691.9/4 087957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社科二室(3F西) 087958 D691.9/4 087958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555位用户访问本系统